编者按:习近平强调,2020年前要在领导管理体制、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改革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努力构建能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要重新调整划设战区、组建战区联合作战指挥机构;着眼于贯彻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推进跨军地重大改革任务。
财联社11月26日讯:中国军网报道,中央军委改革工作会议11月24日至26日在京举行。习近平强调,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是一场整体性、革命性变革。2020年前要在领导管理体制、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改革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
习近平称,2020年前在领导管理体制、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改革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在优化规模结构、完善政策制度、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等方面改革上取得重要成果,努力构建能够打赢信息化战争、有效履行使命任务的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
着眼于贯彻新形势下政治建军的要求,推进领导掌握部队和高效指挥部队有机统一,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格局。着眼于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抓住治权这个关键,构建严密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着眼于打造精锐作战力量,优化规模结构和部队编成,推动我军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着眼于抢占未来军事竞争战略制高点,充分发挥创新驱动发展作用,培育战斗力新的增长点。着眼于开发管理用好军事人力资源,推动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着眼于贯彻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推进跨军地重大改革任务,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
近期参考消息、解放军报密集发布军改系列文章。解放军报13日头版刊文称,军队深化改革即将实质展开,涉及各个层次、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其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另外,由参考消息报社和新华社解放军分社,联合策划的强军策系列文章23日起开始发布,从联合作战指挥体制、领导管理体制、部队力量结构持续优化、“天军”和“网军”等新型领域军事力量体系等方面,进行展开分析。
上海证券报援引一位接近军工产业管理的人士话称,“以往的军工产业管得过紧,也过于神秘,无论是‘民参军’,还是‘军转民’,在政策管理报备和审批等环节均有许多门槛设置,无形中增加了管理成本。在结构性改革的指导下,如果能创新方法,进一步理顺军民工业板块的管理体制,无疑将大大提高我国军民融合的活力和效率。”
按照“十三五”规划建议稿要求,将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加快推进军工各领域改革。到2020年,基本完成国防军队改革任务,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取得重大进展,有效履行使命任务的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在强军目标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推动下,军队改革也将迎来实质性进展,新型军事力量构建带来的网络信息安全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机遇,拥有军工资质或军工信息安全业务的相关企业,有望获得订单扩张机遇。另外,空天一体化建设和“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卫星导航、卫星通信、航天工程等细分领域发展步伐也将提速。
在机构看来,民企获得军工资质将带来业务海量增长,军民融合后好的激励机制则让军工企业运营效率大幅提升。最近两个多月来,机构也密集调研了军民融合板块上市公司,包括民用企业获得军工资质的公司、军工企业大举涉及民用领域的公司,以及民企和军工合资开发新领域的公司等。
中信建投研报认为,军民融合即实现国防工业建设与社会经济建设紧密结合协同发展。军转民和民参军是构成军民融合的两大产业模式,前者指军用技术民用化,后者指民营资本参与军工研发生产。军民融合是实现富国强兵的必由之路,寓军于民(分担国防支出,提升动员能力) 、以民促军(提升军品研制效率,降低成本)和以军带民(军用技术民用化,助力国民经济建设)是推进军民融合的三大必要原因。我们认为,受益于国家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两大产业模式优势互补,有望合力打造万亿市场。我国民参军尚处于起步阶段,兼具机制灵活、效费比高等诸多优点,未来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