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全球钛白粉巨头相继提价,推动相关板块股价异动。分析人士指,钛白粉行业处于历史景气底部,环保高压下中小产能逐渐退出。钛白粉提价叠加行业整合提速双重利好,可关注龙头企业。
国内钛白粉跌破成本,全球龙头率先提价
全球钛白粉巨头亨斯迈、特诺(Tronox)22日宣布上调钛白粉价格,自2016年1月1日起,钛白粉涨价幅度在每吨150美元~160美元不等。次日,国内工厂锐钛型钛白粉价格23日每吨上涨300元,幅度约为4%。受此消息面影响,钛白粉板块股价连日异动。
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分析师对财联社表示,钛白粉此波行情有望持续到1月份。首先,春节前,下游工厂补库存刚性需求拉动价格;其次,国内钛白粉部分品种已跌破成本线,全球巨头的提价带动国内行情;随着国内龙头企业佰利联与龙蟒整合拉开行业兼并序幕,钛白粉行业的集中度将有所提升,对行业走出低谷将起到推动作用。
民生证券范劲松发布研报表示,美联储加息靴子落地,正值大宗商品反弹有利时机;国外提价刺激下游需求,利于出口回暖;2016年房地产投资有望得到边际改善,从而带动涂料、塑料等钛白粉下游需求回暖;目前钛白粉行业处于历史景气底部,盈利不佳迫使行业整合提速,环保高压下中小产能逐渐退出,行业开始去产能过程;高端氯化法产品面临突破,结构失衡问题也有望逐步解决。 国内钛白粉行业环境将逐步向好,大厂竞争优势明显。
行业整合加速,龙头企业望浴火重生
平安证券研报显示,全球钛白粉产能在650万吨左右,其中科慕、亨斯迈、特诺、Cristal、Kronos这5家公司占到全球产能的58%,行业集中度较高。国内钛白粉行业多呈现“小、散、乱”状态,截至2014年底,国内仍有相当数量企业的生产规模仍维持在3万吨以下,产能超过10万吨的仅有龙蟒、佰利联、中核钛白、东佳等少数几家。
钛白粉作为产能过剩的化工品种,目前正加速整合中。工信部部长苗圩今日表示,将支持困难行业加快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实现产品升级、转型转产、扭亏增盈,引导“僵尸企业”平稳退出,积极推进破局性、战略性兼并重组。
据财联社了解,自佰利联2015年4月7日公告停牌整合四川龙蟒,拉开行业整合序幕;金浦钛业2015年5月18日停牌,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相关议案;中核钛白也与多家企业传出合作“绯闻”;此外,安纳达因实际控制人为铜陵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而涉足国企改革概念。
对此,民生证券建议投资者参与钛白粉反弹交易性机会。四家上市钛白粉企业佰利联、中核钛白、金浦钛业和安纳达分别拥有钛白粉产能30、20、18、12万吨,按产能/市值弹性从大到小分别为佰利联(3570吨/亿,考虑龙蟒并购为2500吨/亿)、安纳达(3157吨/亿)、中核钛白(2380吨/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