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服务热线
0755-82915333
人工服务时间:工作日9: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财经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 信息资讯 >> 财经资讯

楼市去库存已变成政治任务 规模被低估潜在风险隐现
上一条 | 下一条
发布时间:2016-02-18

    自从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房地产去库存作为结构性改革五大任务以来,相关部委和地方政府密集出台政策以支持去库存行动。多地出台楼市政策,采用信贷杠杆、税费减免、优化落户、房价补贴、政府回购等多种形式进行“去库存”。很多地方设立了具体的任务目标,在江西省出台的政策中,甚至包含对地方政府的“问责”条款。另一方面,则是地产企业转战场地,纷纷转向二线城市拿地,二线城市土地楼面价格同比大幅上涨,这也将导致二线城市房价上涨压力。


   
去库存已成“政治任务”

 

  本轮地方政府纷纷出台去库存政策的做法,肇始于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述会议指出,2016年结构性改革抓好五大任务,“化解房地产库存”就是其中之一。

 

  此后,全国多个省份公开做出“去库存”的表态。截至目前,以省级政府的名义出台文件的,有江西、内蒙古、福建、重庆等。另外还有不少城市单独出台相关政策。

 

  具体的政策措施,包括提高信贷杠杆、税费减免、优化落户、房价补贴、政府回购等多个方面,政府让利的迹象十分明显。四川眉山就直接进行房价补贴,对符合条件的购房者给予每平方米500元的补贴。

 

  另有一些地方设定了具体的“去库存”目标。安徽、湖南两省均明确表示,今年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不得低于50%;山东东营则强调,2016年,全市要实现5.5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1.9万城中村和城边村居民完全市民化。

 

  江西省出台的文件中,则明确提出“要加强检查考核,对履行去库存、稳市场主体责任不力,效果不明显的市、县,将进行约谈和追责”。这也是首个将“去库存”上升为政治任务的省份。

 

  在我国房地产调控史上,与问责挂钩的做法仅有两个主要先例:

 

  从2010年到2012年,住建部连续三年与地方政府签订《保障性住房目标责任书》,对于保障房的建设规模、开工时间等进行约定,若完成不力,主要领导将遭到从约谈到行政处分乃至降级、免职的严厉处罚。

 

  2013年2月出台的“新国五条”,要求各地制定房价控制目标,对于未完成上述目标的城市,同样要予以问责。

 

  “把‘去库存’上升到政治层面,说明房地产库存压力对地方经济的影响非常大。”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与上述两者不同,这是地方政府主动实施问责,更加说明问题的严重。

 

  被低估的库存

 

  在一些机构的分析中,单是库存规模这一点,就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

 

  安信证券根据截至去年十月的数据进行分析指出,房地产行业的真实库存约为98.3亿平方米。其中共有三部分构成: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6.86亿方、尚未开工的企业拿地面积42.3亿方、在建商品房库存约49.1亿方。

 

  其中,营口、乌兰察布、鄂尔多斯(7.500, 0.00, 0.00%)的供需比超过了280%,太原、济南、连云港(5.140, 0.00, 0.00%)的供需比则在180%以上,属于库存过剩的“重灾区”。

 

  该机构指出,以过去五年年均11.5亿平米的销售速度,在不新增供给的情况下,需要8.5年方可完成全部去化。考虑到未来几年销售面积可能回落至10亿平米/年,则相应的去化周期约为9.8年。

 

  潜在风险隐现

 

  在多数受访者看来,随着“房地产保卫战”的打响,未来将有更多的城市出台相关政策。张大伟认为,这些政策将以“组合拳”的形式继续推出,其手段很难超出现有的范畴,但执行力度肯定会加强。

 

  有分析指出,未来甚至不排除中央层面出台相关的税费、信贷新政,继续给房地产市场带来利好。2月17日,央行、住建部、财政部调高公积金存款利率,即被认为是一项刺激交易的政策。

 

  在宽松的信贷环境下,这些政策“组合拳”可能会发挥一定的作用。

 

  央行的数据显示,2016年1月,人民币贷款增加2.51万亿元,规模创单月历史新高,同比多增1.04万亿元。其中,住户部门贷款增加6075亿元,其中的短期贷款增加1292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78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