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新华社主管《经济参考报》今日刊文称,煤炭价格在经历下半年的暴涨之后,近日包括中煤集团、神华集团和伊泰集团在内的大型煤炭企业,相继下调现货煤炭价格10元/吨。“煤价非理性快速上涨还会直接削弱煤炭企业转型升级压力,一旦价格理性回落,煤企抵御市场风险的弱点还将再次暴露,因此,当市场出现大企业理性回调价格的时候,应该予以鼓励。”
煤炭价格在经历下半年的暴涨之后,近日包括中煤集团、神华集团和伊泰集团在内的大型煤炭企业,相继下调现货煤炭价格10元/吨。应该说,无论是上涨还是下跌,煤炭市场价格已经出现了遵循市场规律的迹象,这一点值得关注。
今年下半年以来,在去产能政策显效、气温偏高等一系列因素影响下,煤炭价格一改连续几年“跌跌不休”的态势,持续上涨。11月2日,最新一期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607元/吨,环比上行14元/吨,连续十八期上涨,较年初371元/吨上涨了63.6%,继续刷新年内最高记录,而山西产焦煤价格较年初的涨幅也已超过20%。
从市场逻辑分析,目前煤价节节攀升已缺乏坚实市场供需基础,现在出现的煤炭价格攀升很大程度上还是国内市场供需不匹配的短期结构性矛盾所致,中长期煤炭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没有改变。从供需看,我国煤炭资源丰富,潜在供应能力也足以满足市场需求。据有关部门判断,即便考虑去产能和减量化生产因素,到“十三五”末期,我国煤炭产能仍高达46亿吨左右,大幅高于同期41亿吨的煤炭消费总量。
从煤炭行业本身看,尽管煤炭价格上涨对于扭转煤炭行业整体亏损,实现煤企脱困具有决定性意义,但短期内,煤价过快上涨,已淘汰煤企或伺机开工,存在侵蚀“去产能”成果的风险。
如果煤炭价格大幅波动,不仅会直接冲击煤炭行业自身的平稳运行、造成煤炭行业的大起大落,甚至还会形成“羊群效应”,引起市场恐慌,并冲击相关领域生产生活。
因此,当市场出现大企业理性回调价格的时候,应该予以鼓励。这样的回调有利于煤炭企业更积极研究市场的供需关系,倒逼煤企提高运营效率,增强长期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对于煤炭行业长期脱困大有益处。煤价理性回调、避免大起大落可以实现多方共赢,是既利短期、也利长远的好选择。